|
热点丨超万亿规模,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简析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截止2018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3万亿元。 首先是创新要素。粤港澳三地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具备创建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的基础实力。 香港重点高校新材料创新研发方向 其次是资本环境。新材料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难度、高门槛和长研发周期、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的特点,从启动研发到真正应用好一个新材料需要很长时间,对资金要求高,企业融资渠道非常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金融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便利。 香港金融服务业优势明显,作为具领导地位的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的实力毋容置疑,在私募基金市场方面的发展亦是亚洲区内的翘楚,香港金融服务业可在多方面推进大湾区发展。一是香港拥有与世界市场紧密互动的丰富经验及成熟的金融基建,监管制度和标准亦与西方类同,易获得国际认可。二是香港资本市场稳健成熟,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投融资选择,并可吸引环球投资者。香港联交所可为湾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亦可发展和研发多元化的金融平台和产品,服务于湾区企业。 作为国际自由岛,澳门拥有自由开放的经济贸易环境,自由兑换的货币制度,低税率税收制度,及时的信息流动,高效的金融监管,以及与全球资本市场衔接的法律体系。澳门搭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可重点服务债券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从而形成与深交所、港交所的错位发展。 广东省金融服务业发达,并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广东省内金融市场体制逐步完善。广东拥有深交所,建立了“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广州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等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湾区内科技型企业疏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有效降低创新型企业融资成本。二是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程度较深。广东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奖励、早期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面向科技创新企业的风险投资,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中长期股权、债权投资。三是粤港澳三地跨境融资通道逐步放宽。粤港澳大湾区内RQFII等跨境投资业务试点有序推进,“深港通”“债券通”顺利开通,有效从金融领域加强省港澳三地创新要素联动。 第三是应用市场。新材料与电子信息、先进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大湾区在这些方面汇聚了大量知名企业,集中了中国制造业巨头,如华为、广汽集团、比亚迪、TCL集团、中兴通讯、海信科龙电器、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迈瑞医疗等,涉及通信设备、新能源、智能家电、高端装备、高端医疗器械等诸多先进制造业领域,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先进制造业上的强势地位,为湾区内新材料应用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4、大湾区主要地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2018年9月,佛山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南海桂城建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包括研发区、孵化区、会议会展和生活区四个功能区域。研发区包括新能源材料实验室、电子信息材料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节能环保材料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和一个材料分析检测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孵化区包括工业产品设计中心、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 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主要从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纯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校企合作项目的研发。电子信息材料实验室主要从事5G 通信、无人驾驶、物联网、量子通讯、大数据等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智能制造实验室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型数控系统和集成应用、有机光电等方面的校企合作项目研发。节能环保材料实验室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环境修复、智能变频节电、绿色制造等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研发。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将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牵头,协调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的相关资源,辐射带动乐平中国医疗器械(三水)产业基地、容桂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5、大湾区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人才、市场、资本和机制体制等优势,依靠创新和金融的融合,开展重点新材料应用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精准医疗、高效储能和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打造新材料创新应用引领示范区。 结合大湾区在基因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优势,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需求,加快发展骨(软骨)组织病损、创伤、角膜等修复材料与心血管系统用医学材料。电子信息面向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物联、新一代移动通信、无人驾驶在大湾区的实验应用和推广普及,培育壮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先进陶瓷和人工晶体。满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要求,有序发展高容量储氢材料、新型电池材料、超导材料等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以及高效生物催化剂和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 来源:新材料在线 上一篇永磁材料的“前世今生”下一篇我们的领导和专家团队 |